漏洞描述
所谓SQL注入,就是通过把SQL命令插入到Web表单提交或输入域名或页面请求的查询字符串,最终达到欺骗服务器执行恶意的SQL命令。具体来说,它是利用现有应用程序,将(恶意)的SQL命令注入到后台数据库引擎执行的能力,它可以通过在Web表单中输入(恶意)SQL语句得到一个存在安全漏洞的网站上的数据库,而不是按照设计者意图去执行SQL语句。 造成SQL注入漏洞原因有两个:一个是没有对输入的数据进行过滤(过滤输入),还有一个是没有对发送到数据库的数据进行转义(转义输出)。
修补建议
建议在代码中对数字类型的参数先进行数字类型变换,然后再代入到SQL查询语句中,这样任何注入行为都不能成功。并且考虑过滤一些参数,比如get参数和post参数中对于SQL语言查询的部分。
所以防范的时候需要对用户的输入进行检查。特别式一些特殊字符,比如单引号,双引号,分号,逗号,冒号,连接号等进行转换或者过滤。
fofa-query: "PHPMyWind"